目錄
在上海港上個月剛處理完第48批德國黑啤的清關,看著貨主捧著檢測報告發(fā)愁的樣子,突然意識到很多進口商還在用2019年的老黃歷做啤酒進口。作為經手過200+啤酒進口案例的老外貿,今天就帶大家避開那些看似簡單實則要命的通關陷阱。
真實案例:某進口商將比利時修道院啤酒申報為”發(fā)酵飲料”,導致整柜貨物滯留港口35天。問題出在麥芽度檢測值11.6°P,剛好超過11.5°P的啤酒/飲料分界線。
最近幫客戶對比了上海港三家代理的服務,發(fā)現個有趣現象:A公司報價最低但隱性收費多,B公司通關快但倉儲費貴,C公司看似平庸卻能在3天內搞定特殊口味審批。記住這三個指標:
上周剛處理完一批日本精釀的清關,就因為酒標上的”限定版”字樣被海關要求補充文創(chuàng)產品證明?,F在做啤酒進口,既要懂海關歸類,又要懂食品安全,還得會看文化批文。下次選品時,記得先讓代理預審配方表,別等貨到港口才發(fā)現含有非食用花卉提取物這種要命的東西。
?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滬ICP備2023007705號-2 滬公網安備31011502009912號